精制羊绒

 

优质产地

 

羊绒产地决定了羊绒的原料品质。

 

在世界山羊绒生产国中,属中国的羊绒质量最优,而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一马平川的平原,也有辽阔的高原,有峰峦高耸、地面崎岖的山地,这样多种多样、交错分布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千差万别,适合不同品种山羊饲养,因而我国山羊分布范围相对更加广泛,主要产地为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辽宁、宁夏、西藏、青海等,其中内蒙古、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因当地冬季漫长而寒冷,进化出能够抵御严寒的绒山羊品种,其羊绒更丰厚、纤维更细长。

 

 

依蕾甄选国内高寒地区细而长的顶级山羊绒为原料,纤维细度细于15.3μm,纤维长度长于40mm,并严格把关牧场的抓绒、收储、分拣、有机洗涤、分梳等环节,从源头保证了成品的品质。

 

 

手工抓绒

 

春天气候转暖,在山羊自然脱绒后,是抓绒的最好时节。脱绒一般从颈部开始,随即为肩、胸、背部,再遍及全身。一般抓绒宜进行两次,两次相隔时间为3-4周。掌握好抓绒时间可提高羊绒的产量和质量,抓得晚会形成“开花绒”或“老绒”,使羊绒的质量下降,而抓得早,羊绒还没有开始大量脱换,不但绒抓不尽,如遇气候突然变冷还会造成羊只生病、死亡。

 

金属梳子是用来抓绒的工具。抓绒之前,先用金属梳子轻轻拍打,将山羊身上的草粪和灰土等杂物拍落。抓绒时将羊适当束缚,放倒在干燥洁净的地方倒地卧抓,抓绒顺序由肩、胸、背、两肋,再到头部、腿部,抓绒手姿必须正确,合理施力一次抓净。

 

牧民从山羊抓下的羊绒毛包括粗毛、两型毛以及肤皮、沙土等,首先要经过人工分选,将明显的大块成团的粗毛杂质拣出,分选后再经过单锡林或双锡林或圆锥式打土机除去其中所含有的沙土杂质及一部分油污。

 

 

 

精心分拣

 

羊绒生产和收购过程中,常有混等、混色、混类现象,购进山羊绒中常会出现有色绒或有色毛,绒抓不够松散并含有各类杂质(如砂土、植物性杂草、山羊自身排泄物、人为的绳头、铁丝、各类化纤色丝及各类残次绒),如不剔出则会影响后道工序及产品质量,因此,必须对原绒进行手工疏松、分等、分类、分级,最大限度消除羊绒中的各类疵点,挑选出贴近山羊皮肤最柔软的绒料,实现优质优用,确保产品风格、特征。

 

羊绒分拣均为人工操作,由分拣工人的视觉、触觉来完成,对工作环境的光线、操作台等均有要求。

 

分拣工人要求行动灵活、反应敏锐,熟悉山羊绒品种、等级、各种残次绒和其它纤维特征,能自如按要求分拣原绒,能准确地辨别山羊绒颜色及其它非羊绒纤维,这种能力源于分拣工人掌握的羊绒纤维基础知识及长期的实践。

 

 

 

有机洗涤

 

山羊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饲养环境关系,羊绒中带有矿物性和植物性杂质,如砂石、草屑、饲料渣、汗脂、皮屑、类尿等,需进行洗涤工序,利用化学和机械的方法除去绒纤维上的油脂、汗垢和大部分杂质,使羊绒呈现出本身的颜色,还原松散柔软、富有弹性的天然特性,以保证分梳、织造等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依蕾在此环节采用有机洗涤的方法,在对环境友好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羊绒纤维的天然特性,既环保又健康。

 

有机洗涤工序:机械开松 > 有机洗涤 > 烘干

 

有机洗绒是一项技术性比较高的工作。羊绒清洗机器喂入部分有除杂打土设备,配备五只洗毛糟,选用中性洗剂,最低限度的洗液温度,浸水槽、洗添槽、清水糟温度各不相同,洗涤糟因为要除羊绒中过多的油垢粪土等故温度较高,采用大浴比小喂量的方式,减少纤维与纤维、纤维与机械的磨擦而引起纤维毡并现象,烘干时以低温快速为好,保持烘干后羊绒回潮率在12~17%、含油脂在1.2~1.4%为宜,经过有机水洗后的羊绒手感柔滑松散,富有光泽。

 

洗涤羊绒,主要是洗净绒毛纤维上的脂、汗,使杂质因失去粘附条件而从绒毛上脱离下去。在羊绒的脂、汗中,山羊汗易溶水,因而洗净羊绒脂就成了洗涤环节关键。

 

有机洗涤绒毛基本原理是应用有机洗涤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绒毛容易被浸湿,然后有机洗涤剂分子渗透到羊绒脂污垢层的缝隙中,削弱羊绒脂污垢层与绒毛纤维的结合力,将羊绒脂污垢层破坏并分裂成许多胶体大小微粒,再经过机械作用使油垢杂质从绒毛纤维上脱离。洗涤是渗透、乳化、分散、增溶和发泡等多种作用的综合,而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是增加后续可纺性的基础。

 

洗涤用水一般为地面水和地下水,均含有各种悬浮物,且有溶于水盐类,如硫酸盐、氯化物,这些盐类对洗涤、染色、整理影响很大。若用肥皂洗涤易形成各种皂类物粘附在纤维上,会使染色产生花色条痕,因而洗涤用水必须经过软化后使用。